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

听闻贺子珍没被安排职务, 毛主席随即大怒: 难道她的资历还不够?

1950年,毛主席来东北视察,中途他忽然想起贺子珍也在当地居住。

于是他便找到秘书叶子龙,关切地询问道,贺子珍现在做什么工作?

结果,对方却为难地表示,贺子珍现在已经离开东北了,并且没有任何职务。

听到这个消息后,毛主席当即就怒了:为什么不给她安排工作?难道她的资历还不够吗……

“双枪”女英雄

提起贺子珍,或许很多人先会想到她与毛主席之间的婚姻往事。但其实她人生的闪光点,是作为一名党员的革命经历。

她是井冈山的第一名女党员,也是会提枪上马,能打胜仗的一把好手。

不过她的出身并非平常意义上的农民家庭,相反,她出身于文人世家,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。

她的父亲原本是前清举人,任过官职,但后来因为时局动荡,仕途戛然而止。

家境衰败后,他便开了一家杂货铺,供子女们读书。

这时,革命的浪潮已经开始在国内涌动,贺子珍在女校读书时也开始接触进步思想。

大革命开始后,她便加入了永新县的青年进步团体,开始从事爱国反帝运动。

不久,在我党的领导下,北伐军打进了县城,推翻了旧统治。贺子珍便积极投入到了党组织的领导工作中,并成为了永新县的第一位妇女部长。

但到了1927年,国民党却忽然发动政变,对永新发起了袭击。包括她的兄长贺敏学在内的80名革命者全都被抓捕入狱。

贺子珍收到消息后,当即连夜奔波于宁冈、安福、莲花等地,组织了一支工农武装部队。

她作为指挥员之一,率部向永新发起进攻。最终,在她的英勇奋战下,农民武装成功攻进城内,贺敏学等人也成功获救。

但危险远远没有结束,这一仗刚打完,江西、湖南两地的敌军便气势汹汹地朝着永新县扑来。

为了保存实力,贺子珍便跟着兄长随袁文才、王佐部队上了井冈山,成为了山上的第一个女战士。

几个月后,毛主席也带领着秋收起义部队上了山,两人正式结识。

因为贺子珍读过书,有文化,组织便特意将她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。

一开始两人之间更多的是战友情谊,后来在经历了几次生死瞬间后,他们的感情才开始慢慢升华。

有一次,主席前往塘边村调查研究基层,贺子珍在一旁协助。

结果,他们刚在当地住了没两天,敌人便闻讯赶来了。两人收到消息时,周围已经枪声四起。

贺子珍有些慌张,若是她一个人倒还没什么怕的,但主席在这里,她不能让他有一点闪失。

岂料,毛主席却丝毫不慌,当即表示:在不知敌人底细的情况下,冒险的仗不能打。

随后,他便一边有条不紊地与敌人周旋,一边紧密地组织群众撤离。

所幸最后有惊无险,敌人进村后找不到人,抢掠一番便离开了。

虽然这是一件小事故,但贺子珍却真切地了解了对方处事不惊,沉着果断的革命家气质,心中的钦慕之情也油然而生。

而主席后来也因为看到了对方英姿飒爽的模样,从而喜欢上了这个姑娘。

有一次,毛主席与朱老总等人正在开会,贺子珍作为秘书在一旁记录。

结果,敌人又趁着我军不注意悄悄地摸了过来,情况变得十分紧急。

在紧要关头,贺子珍直接提前上马,朝着东西各方一枪,然后便孤身引着敌人离开了。

毛主席等人也趁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。不过他并未就此放心,而是一直记挂着贺子珍的安危。

好在她最终成功甩掉了敌人,成功回到了组织。

经过此事后,毛主席便因为她舍己为人,不怕牺牲的精神,对她产生了欣赏。

两人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,也终于走到了一起。

多年相濡以沫

此后,贺子珍便跟随主席一起经历了走下井冈山,创建中央苏区,以及五次反围攻战斗。

不管遇到任何困难,处境有多艰险,她都始终陪在主席身边,与他并肩奋战,生死与共。

长征开始以后,贺子珍为了照顾伤员,特意与主席分开走。当时怀着孕的她遇到了很多磨难。

在云南贵州的交界处,追兵与我军仅相隔几十里,她却突然临盆,生下了一个女儿。

但为了不耽误部队行军,她仅看了孩子一眼,便托付给了老乡,随后又立即上路了。

等走到贵州盘县附近时,队伍又忽然遭到了敌机的轰炸。危险之中,她来不及反应,直接扑到了伤员钟赤兵身上,为他挡了炸弹,身负重伤。

当时她的头部、四肢共中了17块大小不一的弹片,情况非常危险。

因为没有麻醉剂,医生只能割肉治疗,而她却坚强地没有喊过一声疼。

即便如此,医生也仅仅给她取出了身体浅层的弹片,而她深层的弹片却一直留在她的体内,时刻折磨着她。

部队到达延安后,她又生下了他们的女儿——娇娇,也就是李敏。

此时她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,主席便想让她留在后方,调养身体,照顾孩子。

但此时国内已经掀起抗日高潮,无数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参加抗日。贺子珍是个要强的人,她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于是便提出要到红大去学习。

毛主席虽然担心她的身体,但也知道她作出的决定不会改变,于是便同意了她的要求。

只是还没等入学几个月,她便在一次劳动中昏倒了,病因就是她的身体素质太差了。

这对她的打击太大,她想多做些工作,但却总是力不从心。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后,她决定到上海做手术,把身体里的弹片取出来,早日恢复健康。

主席虽然多次挽留,但她的态度却十分坚决。就这样,两人就此分开。

遗憾的结果

然而,就在去往上海的路上,日军却忽然向那里发起进攻,她只好转道前往了苏联。

到了1940年,因为她思女心切,主席又将娇娇送到了苏联陪伴她。

此后,贺子珍便一边学习,一边照顾着女儿和岸英两兄弟。虽然远在异国他乡,但她也始终记挂着主席。

1948年,在王稼祥的帮助下,她终于带着女儿回到国内。毛主席得知她们回来后,便派人将女儿接到了身边团聚。

女儿离开后,贺子珍不想每天无所事事,便向组织提出给她安排工作。

但组织考虑到她身体不好,便劝她先养好身体。等南方都解放后,组织便又将她送到了环境更好的上海去养病。

那时因为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关键时期,毛主席每天忙得脚不沾地,所以两人一直没有联系。

不过主席却也始终牵挂着她。等到了1950年,主席到哈尔滨视察时,便向秘书叶子龙问起了她的近况,询问她在做什么工作。

岂料,叶子龙却说,她早已经离开东北到上海生活了,目前也没有工作。

主席听后当即发了一通火:为什么不给她安排工作?难道她的革命资历不够吗?

在主席心里,两个人即使没能走到最后,但他始终将对方当作战友尊敬着。

叶子龙见他生气了,当即解释说,是因为她身体不好,才没给她安排工作。

主席听后却不赞同道,即使休养也该动一动,做一些简单的工作。

随后,他又亲自联系了当时担任上海市长的陈毅,让其给她安排个工作,并表示她的生活费从自己的稿费中扣除。

就这样,不久后,贺子珍便被任命为了浙江省妇联主席,开始从事妇女工作。

当她得知主席对自己的关心后,感动万分。此后,两人便一直通过女儿进行书信来往,互表关心。

毛主席去世后,贺子珍异常悲痛,也生了一场大病。

直到1979年,她才终于来到北京,走进了主席的纪念堂,为其送上了花圈。

她在寄语中写道:永远继承您的遗志,战友贺子珍……